內存的安裝與調試
內存是PC的重要必備配件,所有數據都要在內存中先進行讀取/寫入操作,才可能與CPU進行數據交換,進行下一步交換資料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那么該如何來安裝內存呢?安裝內存時又該注意些什么呢?
內存安裝基本功
1.SD和DDR的基礎知識
現在大家使用的內存主要有168線(針)的SDRAM和184線的DDR SDRAM內存兩種(如圖1)。
SDRAM內存,168針(pin)接口,位寬64bit,工作電壓3.3v,具備PC66/100/133等標準規范以及PC150/166等擴展的規范。SDRAM的命名是按照時鐘頻率來命名的,例如PC100(標準工作頻率100MHz)與PC133(標準工作頻率133MHz)。
DDR SDRAM內存是由三星公司于1996年提出的內存規格,并得到了AMD、VIA、SiS以及Intel等主要芯片組廠商的支持。DDR模塊部份與SDRAM模塊相比,改為采用184針(pin),4~6層印刷電路板,在其他組件或封裝上則與SDRAM模塊相同。相比SDRAM的單向傳輸,它在時鐘信號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均可進行數據處理,使數據傳輸率達到SDRAM的2倍。 DDR SDRAM則是以數據傳輸量作為命名原則,例如PC1600(DDR200)、PC2100(DDR266)、PC2700(DDR333)、PC3200(DDR400)等,單位MB/s。頻率越靠后的內存性能一般越高,大家在選擇時可優選。 目前DDR2內存也已出現,在DDR數據雙倍傳送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數據四倍傳送,但目前實際性能相比DDR內存并無太大提升,相關主板芯片組也尚未主宰市場,所以在短時期內還難以成為市場主流。 由于CPU是直接從內存中讀取數據并將處理結果直接寫入內存,當在內存中無法找到數據時才調用速度更慢的硬盤,所以,內存的速度和容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計算機的整體性能,大家在選配內存時應盡可能配上更大容量的內存以增加整機性能。
一根內存,主要由PCB線路板、內存顆粒(芯片)、SPD芯片和各種小電阻電容組成。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內存條上一塊被稱為SPD的小芯片,它是一塊8腳小芯片(見圖2),里面保存著內存條的速度、工作頻率、容量、工作電壓、CAS、tRCD、tRP、tAC、SPD版本等信息。當開機時,支持SPD功能的主板BIOS就會自動讀取其中的信息,并按照讀取的值來自動設置內存的存取時間和各種參數,省卻了手動一一設置的麻煩。當然,這只是在BIOS中內存參數設置為“By SPD”的情況下才會實現的。
小知識: DDR內存速度辨識
-7和-7.5納秒的一般為DDR266的內存,-6納秒的一般為DDR333的內存,-5納秒一般為DDR400內存,-4納秒則為DDR500內存,圖2就是一塊-6納秒的內存芯片。